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短文訓練----縮寫文章(課文大意)

       摘寫課文大意是短文習寫的一種--縮寫練習,屬於基礎寫作訓練,是中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其教學方式除了習作常採用的填充式引導寫作,還有合併段意法和問題回答法。我習慣採用合併段意法進行教學。由於三年級的學生初學摘寫課文大意,為讓教學能順利進行,會盡量選擇敘事清楚、段落分明的課文。三上從康軒版的課本中選了三篇課文,分別是第五課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第九課回到鹿港和第十課參觀安平古堡。






三下則選取了四篇課文,分別是第二課晒棉被、第三課下雨的時候、第六課黃金葛和第九課大自然的美術館,其中為了訓練學生的提問能力,第九課大自然的美術館採用問題回答法進行教學。









四上因轉入特殊生,班級秩序嚴重受到擾亂,上課時間被迫縮減,勉強抽出時間上了兩次課文大意摘寫,第二課阿里山上看日出和第九課走進蒙古包,讓學生有機會再熟練摘寫課文大意的方法。





合併段意法教學流程----以<走進蒙古包>為例

        由於學生的閱讀思考及文字表達能力尚在學習發展的階段,因此採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每組將討論出的段落大意書寫在黑板上,老師逐一檢討,依每組的答案給予講解、或建議、或討論,並適時教導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從中學習找出文章段落的關鍵句、關鍵詞,最後要求學生將修改後的答案謄寫在學習單上,除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外,也作為作文的抽查篇數之一。另外,老師會依文章內容、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教學進度來決定採用自然段,還是意義段進行段落大意教學。
        <走進蒙古包>是一篇遊記,全文共六段,作者採用四段敘述旅遊的經過,分享全家人到蒙古旅遊的所見所聞,每段各有重點,因此採用自然段進行段落大意教學。

第一段段落大意







        老師認為第一段的重點在段落的結尾,因此檢討各組答案時,會特別留意學生是否有寫到作者想去蒙古旅遊的念頭。另外,幫其中一組寫上「受到爺爺的影響」,則是建議學生有時摘寫段落大意時,不必使用文章中原本的文句「常聽爺爺說他在蒙古生活的事」,可以用自己的話詮釋文章的意思。最後,再次說明可以用第一人稱來摘寫段落大意,也可以用第三人稱,並且可以刪去形容詞讓段落大意更簡單扼要。

第二段段落大意






  每一組都能判斷出第二段的「放眼望去,沿路盡是草原風情,綠色草原上妝點著五顏六色的野花,三五成群的牛羊,有的在草地上吃草,有的在河邊飲水」屬於文章的細節,摘寫段落大意時可以刪去。老師平時教導學生分析課文時,會依文章內容反覆提醒哪些句子屬於總說句的寫法,哪些句子屬於總結句的寫法,哪些內容是文章的細節。

第三段段落大意





  第三段作者主要敘述自己對蒙古包的感覺以及描寫蒙古包的特色。有三組學生摘寫段落大意時,會偏向其中一部分,只寫對蒙古包的感覺,或是只寫蒙古包的特色。有二組試圖將兩部分的內容摘要組合在一起,從其中一組的摘寫內容「蒙古包的樓房很不一樣,且有藝術風格,讓人感覺很新鮮」,可以看出該組學生對本段首句內容理解錯誤,老師澄清蒙古包不是樓房,蒙古包是大型的圓形帳棚,可以拆卸搬遷,我們平常住的房子才是樓房,並且說明刪去錯誤句子中「的」字,改成「和」字,才符合文章的意思;將修改後的內容核對文章內容,會發現這組將文章摘要組合得很好,文句排列的順序符合寫作邏輯,文意清楚,最能涵蓋整段文章的意思。另一組的摘寫內容「蒙古包門上和柱子的花紋非常有藝術風格,很新鮮」,第一次檢討時讀起來文意流暢,因此老師就打勾了。事後,當學生將六段段落大意合併成整課課文大意時,老師才發現僅寫「很新鮮」文意理解上會有另一種意思指食物沒有變質之意,為了避免誤解意思,多寫「感覺」二字會較好,或是直接寫成「感覺很新奇」,文意會更清楚明白。另外,文章原寫「門上的花紋,是用幾何圖形組成」、「柱子還彩繪著漂亮的盤龍圖案」,摘寫文章時若一定要將這兩句串接起來,使用「圖案」一詞會比使用「花紋」一詞來得好,較能符合原文。

第四段段落大意







  五組學生閱讀這段內容時都能找出關鍵句子:「好客的蒙古人已經把食物準備好了」、「大家一起享用蒙古美食」,刪去文章細節「聞到濃濃的奶茶香,看到切得薄薄的羊肉片,再望著一大盆香噴噴的烤羊肉,我的肚子早已餓了」,順利完成段落大意的摘寫。其中一組多寫了「感覺被他們的真誠包圍了」,老師建議可以不必抄寫文章的句子,可試著以自己的話寫出這個句子的意思,「感受到他們的真誠」。另外,有一組的段落大意原本寫「蒙古人好客的把食物拿到桌上招待他們」,老師檢討各組答案時一直記得該組前三段都以第一人稱來寫,因此將「招待他們」修改成「招待我們」,提醒學生留意第一段到第四段的人稱要統一,並立刻行間巡視檢查學生的學習單是否統一寫對人稱,因為沒辦法在同一天上完各段的段落大意摘寫,要分成好幾天討論、書寫,免不了會遇到這個問題。

第五段段落大意







各組都能掌握這段內容的重點,找到關鍵句、關鍵詞 :「我們參加當地的晚會」、「拉起馬頭琴」、「跳起舞來」和「精采」,刪去細節「熊熊的火光染紅了一張張快樂的臉蛋」、「琴聲像在訴說那久遠的故事」、「舞蹈由緩而急,節拍愈來愈快,最後突然停住」、「畫面停在那一瞬間,全場響起如雷的掌聲」,完成段落大意的摘寫。

第六段段落大意





       學生對文章最後一段感想摘寫段落大意大多能勝任,能掌握住關鍵句「幾天的旅行,總令我念念不忘」來寫,沒什麼問題。

合併段落大意完成課文大意








當學生合併段落大意寫成課文大意時,老師會再三提醒學生適時的刪減、增補和修改內容,注意文句是否完整流暢通順、內容是否簡潔明白,以及用詞是否精確,這些都是老師檢討時評量的重點。另外,也會適時的指導學生使用學過的複句句型將各段段落大意流暢扼要的串接在一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