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童詩教學~~水果們的晚會


水果們的晚會    楊喚

窗外流動著寶石藍色的夜,
屋子裡流進來牛乳一樣的月光,
水果店裡的鐘噹噹地敲過了十二下,
美麗的水果們就一起醒過來,
請夜風指揮蟲兒們的樂隊來伴奏,
這奇異的晚會就開了場。

第一個是香蕉姑娘和鳳梨的高山舞,
跳起來裙子就飄呀飄的那麼長;
緊接著是龍眼先生們來翻筋斗,
一起一落的劈啪響;
西瓜和甘蔗可真滑稽,
一隊胖來一隊瘦,
怪模怪樣地演雙簧;
芒果和楊桃只會笑,
不停地喊好,不停地鼓掌。

鬧呀笑呀的真高興,
最後是全體水果們的大合唱,
她們唱醒了沈睡的夜,
她們唱醒了沈睡的雲彩,
也唱來了沈睡的早晨,
唱出來了美麗的早晨的太陽。

【教學發想】

       教學前,反覆讀了好幾遍詩句,心想這麼簡單要教什麼才好呢?怎麼教呢?考量學生習慣會問作者是否還活著以後也還會讀到楊喚的詩,那就先介紹作者的生平吧!YouTube上有短片"楊喚"可以播放,只要再針對影片中的重點提問幾個問題,提高學生看片的專注力和加深學生看片後的記憶就可以了。接著,要怎麼教這首詩的內容呢?想了好幾天,一直沒有滿意的答案,不想讓學生畫心智圖冷冰冰拆解這首活潑輕鬆的童詩,也不想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詩句內容太簡單,提問多是直接提取訊息,究竟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學生自行閱讀討論,老師又可以清楚評量學生是否能讀出詩中的訊息?終於在教學前一晚靈光乍現,既然是晚會,那就讓學生幫水果們製作這場晚會的邀請函,學生要先讀出詩中的訊息,如時間、地點、表演活動才能繪製,這樣老師就可以在學生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以及從邀請函的內容來瞭解學生讀出多少訊息、有什麼閱讀上的困難。

【小組作品】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學生遇見的問題】


  1. 第一組學生閱讀時忽略了詩中時間、地點的訊息,未在邀請函上列出,彩繪好封面和表演內容就興奮的交給老師,老師看後提醒他們收到這張邀請函的人可能會想去晚會但是去不了,反應快的組長立刻笑著說,我知道哪裡出問題了。很快地,他們就把時間、地點補上,不過有些可惜,他們把這些重要訊息寫在封面右下角。老師在全班作品分享時,建議他們把左下角的小插圖拿掉,把時間、地點寫在中間。
  2. 第四組和第五組學生都能從詩句"鐘噹噹地敲過了十二下"看出十二點,但第四組忘記寫晚上,第五組寫成"凌晨十二點",對時間的寫法混淆不清,老師因此讓全班討論時間該怎麼寫,有人說午夜十二點,有人說半夜十二點,有人說深夜十二點,老師最後補充說明使用凌晨一詞,要寫成凌晨零點。
  3. 從第三組和第四組為每一個表演活動安排的時間來看,他們對最後一段詩句的理解無法符合日常實際情況,日出時刻大約在凌晨五、六點,或許是因為不曾迎接過日出,才誤以為太陽在深夜兩、三點升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